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电影剧情 > 电影剧情 > 电影详细剧情介绍:电影一周酣第十四期国产电影如何应对美国大片来袭

电影详细剧情介绍:电影一周酣第十四期国产电影如何应对美国大片来袭

2023-03-02 06:21:20|漫威下载站小编 |来源:投稿

电影一周酣第十四期国产电影如何应对美国大片来袭

  文/马庆云

  前段时间,中共国家领导人访美,应允中国每年多增加进口14部美国大片,并且增加美国电影在中国大陆的票房分账比例。逐步放开电影进口限制,与中国当年逐步放开农业进口一样,需要面对诸多困难,而且需要做好充分的牺牲准备,但这毕竟是一个国家真正走向世界化的必经阶段。相对台湾、香港等地方早已放开的限制,大陆2012年的“增加了”14部未尝不是在“世界化”的大潮中迎头赶进的一步。但这种赶进则也必然面对巨大的危险与挑战,很可能进一步挫伤本来便积贫积弱的中国本土电影市场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进口了《变形金刚3》、《加勒比海盗4》、《大侦探福尔摩斯2》、《速度与激情5》、《碟中谍4》、《功夫熊猫2》、《哈利波特7》等众多极具票房冲击力的大片,这些电影瓜分了中国票房的将近一半。可以说,就是这几部电影,单挑了中国去年五百多部的国产电影。中国内地票房榜前几名,更是分别为《变形金刚3》(将近11亿)、《功夫熊猫2》(6亿多)、《加勒比海盗5》(将近5亿)等美国大片独占,甚至于为了避免国产大片《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被《碟中谍4》冲击,而不得不延后上映这部外国大片。在延期的两个月里,虽然《碟中谍4》在网上已经盗版横行,但丝毫没有减弱它票房冲10亿的强劲势头。在国产电影上亿便要“可喜可贺”(比如《桃姐》剧组对过亿的期待)的时代里,这些美国大片,动辄就是十几个亿,大有炸平中国电影票房之势。

  在中国电影如此羸弱的状态下增加14部美国大片的进口份额,无疑要给中国电影市场环境雪上加霜。这让笔者想起中国农业对抗美国农业的以往事实——我们还是手耕牲畜农业对抗美国的现代化农业,中国电影比之于美国大片,无疑也是这个样子的。台湾刚刚放开电影进口限制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票房被美国电影垄断掠夺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造成台湾电影人一度“流离失所”。但这一局面也直接造成,台湾电影人深入研究本土化作战方略,并且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又逐渐占领了本土票房市场,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样,很多电影也直接冲击了大陆电影票房市场。台湾的例子也告诉大陆电影人,美国大片来袭,短期内可能让我们丢失更多的票房市场,但长远来看,我们还是应该可以找寻出本土作战的方式的,可以重新夺回票房阵地。

  电影一周酣第十四期的节目录制中,七翼影评联盟的总编酣高楼先生认为,要找出国产电影如何应对美国大片强劲来袭的作战策略,还是要首先研究一下,中国观众为何喜欢美国大片,它到底具备着哪些国产电影没有具备的要素。

  第一, 美国大片画面极具震撼力,有着国产电影不可比拟的视觉冲击力。

  无论是《变形金刚3》还是《碟中谍4》,甚至是一般制作成本的《猩球崛起》、《速度与激情》等等,美国电影,都无一例外的都追求视听效果的强大震撼力。电影首先是一门视听艺术,画面冲击和声音震撼构成了电影票房的重要保障之一。当洪水来袭、天崩地裂(《2012世界末日》),当汽车飞驰、碎片漫天(《变形金刚》),甚至是当男女主人公在迪拜的世界最高楼上飞檐走壁(《碟中谍》)的时候,电影院的观众无疑已经满足了这种电影带来的视听享受。近来,也有中国电影在这一层面上十分注意,比如《逆战》、《窃听风云》系类等等。但这一视听效果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储备的,在资金和科技均无法达到美国水准的时代里边,我们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在这一点上抗衡美国大片,无疑是螳螂挡车,自不量力的。

  第二, 美国大片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把握和普世价值观念的传递是国产电影所没有的。

  在中国的电影中,甚至是传统文化中,缺少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指导下的“为自由而战”,比如《英雄》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龙门飞甲》则又为了财宝和道义而战,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打出“为自由而战”的旗号(当然《十月围城》除外,虽然抄袭《十三太保喋血上海滩》,但却打出为民主自由而战的旗号,因此取得了口碑和票房上的双赢)。美国大片则不同,当变形金刚们和外宇宙生物打的七零八落之后,我们突然觉得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在拼凑科技之时,擎天柱突然告诉中国观众,“我这是为了和平和自由而战”;当哈利波特跟另一个怪物打的雷声震天之时,观众在持续几十分钟的视觉冲击力之后,猛得觉得乏味之后,哈利波特末了不会忘记告诉影迷,咱这是为了战胜黑暗与邪恶,是拯救所有人的。

#p#分页标题#e#

  美国电影的打斗,无一例外的最后都会给冠以“普世价值”的招牌,让这帮人和这帮机器,围绕着这个主题打。这个为什么而打的问题,则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电影人。究其原因,一面是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一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边少个人解放之自由,而多集体主义之牺牲(所以,国人看《金陵十三钗》中的士兵赴死炸日坦克会觉得震撼,而欧美则觉得像本拉登训练死囚)。2011年,因为找不到合理打斗主题而牺牲的电影有陈嘉上的《画壁》和程小东的《白蛇传说》等等,他们一面想着向美国价值靠拢,一面又处处掣肘,最终东施效颦,尚且不如仔细挖掘自身文化中的“思想母题”的好。当然,我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进步,我们能够展示的主题空间,也会逐渐松动、放开,直到完全开化,我们的束缚也会慢慢减少。

  以上两大美国大片的优势,也正是国产电影现在所面对的困境,在我们暂时无法摆脱这一困境之前,国产电影是否还有别一路径可走呢?其实是有的。美国大片,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不足,只停留在表面化的解读上,比如,对“花木兰”(动画电影《花木兰》)的解读,只是她歪打正着地制造了土炮弄了雪崩就造成匈奴的全军覆没,在比如对中国符号熊猫(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解读,要让中国人练一身本事,必须要先拿肉包子引诱才行……这些无疑例外地说明着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因此,在对中国自身文化的解读上,尤其是反应到电影中来的解读上,中国人自己还是把控的住的。

  比如《投名状》对中国官场文化的把握,比如《集结号》对中国军队战争文化的把握等等,这些都是外来电影所无法企及的,也正是观众所愿意看到的。在宏达历史叙事上,中国电影有自己的文化因子,可以按着自己的路线来走,像《投名状》等等的这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无疑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发展路径。

  但是,我们在此必须要指出,2011年延续解读历史题材的电影中,一些香港导演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解读是有问题的,明显是又想学好莱坞又想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理下造成的四不像。比如麦兆辉、庄文强的《关云长》,再比如陈勋奇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等。关于这一问题,电影一周酣将在下一期的节目视频中重点解读。

  但是,历史题材的电影,必然是投资颇巨的一种电影类型,针对中小投资的电影,我们的出路又在何处呢?现实主义的电影,无疑是中国电影对抗美国大片的一种类型片。2011年《失恋33天》单独对抗《铁甲钢拳》和《丁丁历险记》等美国大片而完胜的例子,无疑说明了,现实主义,是中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出路之一。

  当下,很多中国电影不敢于坚持现实主义的风格,而大量剽窃美国电影套路,结果弄得票房和口碑双双经历滑铁卢的事情,不胜枚举。近来的剽窃美国大片《骗中骗》等电影的国产电影《双城计中计》,无疑便是很好的明证,它经历了票房上的惨败和口碑上的恶评如潮。

  中国中小成本电影,关照当下百姓生活,多在电影中展示与观众有关的现实生活内涵,才是合理的出路之一,也是构成历史题材之外的第二路径。2011年的《像小强一样活着》、《hello!树先生》、《失恋33天》等等,无疑均是充分利用了“现实主义”这面大旗。在未来的电影环境中,“给观众一个进影院看电影的理由”,无疑成为电影营销学的重点。在美国大片蜂拥来袭的时刻,我们只有用“现实主义”来充分应对,才能保障自己的唯一性与一席之地。像《嘿店》、《密室2》等等粗制滥造的“胡编”电影,不仅与现实脱节了,而且必然要与观众和票房脱节。

  综上所述,我认为,依据中国文化因子中的对历史解读的方式来完成的历史题材的电影和依据中国当下现实环境来对人们所生所处的环境进行故事展示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无疑将成为中国电影应对美国大片的两面大军。当然,更多文字之外的精彩视频内容,欢迎您百度搜索“电影一周酣第十四期”查取,也感谢大家的关注与留言,让电影一周酣第十三期取得了一百四十多万的观看数字。

标签:
国产电影解读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打赏